齐鲁晚报·齐鲁壹点 李楠楠山东炒股配资开户
全民大舞台,村歌唱起来!
今夏,莱阳五龙广场人潮汇聚,分外热闹。2025莱阳村歌大赛周周在这里唱响,18个镇街村歌队轮番登台献唱,舞台上歌声嘹亮,观众席上齐声合唱······从一人唱到大合唱,从一村唱到村村唱······在莱阳,村歌又一年,为什么越唱越响,越唱越火?
嘹亮村歌里的烟火气
“都说咱老百姓是那满天星,群星簇拥才有那月光明;都说咱老百姓是那黄土地,大地浑厚托起那个太阳红······”7月9日晚,在农民歌手宋文田一首《咱老百姓》的歌声中,2025莱阳村歌大赛谭格庄镇专场正式启幕,全镇84个村海选出的16名选手在当晚一展歌喉。
《前门情思大碗茶》《为你守望》《爱永在》《红梅赞》《今夜无眠》······台上一首接一首,歌声嘹亮,台下人山人海,观众席上大家挥舞着手中荧光棒,不时欢呼着。
2025莱阳村歌大赛谭格庄镇专场演出现场。
除了歌声,现场还安排了乡村好物推荐环节,谭格庄镇青年干部肖乐成变身“好物推荐官”现场推荐谭格庄镇核心好品——谭秋月(秋月梨)、谭春樱(樱桃)、谭夏鸣(金蝉),还有谭格庄草莓、手工粉条等。不光推荐还可以品尝,舞台旁支起了大锅,热气腾腾的猪肉炖粉条出锅了,广大市民现场品尝家乡味道,烟火气飙升至“高八度”,幸福感爆棚。
伴随着当天比赛的进行,夜市烟火气也同步燃起,各种人气十足的小摊支起来,“滋啦滋啦”打开了观众的味蕾,各色亮眼的招牌闪烁醒目,伴随着孩子们的嬉戏打闹,欢声笑语,吃喝玩乐齐汇聚,昼夜火花,同步绽放。
2025莱阳村歌大赛于4月12日正式启动。“作为今年烟台市‘10+100’十大重大文化活动之一,以‘莱阳村歌·唱响中国’为主题,紧扣山东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,通过‘文旅七进’新模式,推动农文旅体商深度融合,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能。”莱阳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、莱阳市文化艺术中心主任于立宁说,活动将持续至10月,通过海选、镇街选拔、市级复赛、烟台市级总决赛、山东赛区邀请赛及全国邀请赛等阶段层层推进。海选阶段在5月份的每周五、周六晚开展海选,6月至7月份每周三至周六晚推出镇街专场演出,并穿插“村歌大舞台”直播,直播现场开放报名及才艺展示通道,形成“线上+线下”联动的全民参与格局。
群众唱群众看,群众站“C位”
除了谭格庄镇专场,莱阳其他17个镇街都有自己的专场,而且场场爆满,演出广场很“挤”,看比赛的群众兴致却“高”。夏日夜晚,五龙广场上人潮汇聚,这热乎乎的“人气儿”,从何而来?
“村歌唱起来,莱阳等你来!”大赛主持人张林说,2025莱阳村歌大赛坚持“群众主创、群众主推、群众主演”,通过村歌大赛,展示乡村特色和文化底蕴,展现和美乡村,全市各村村民、社区居民、企业员工以及各地音乐爱好者均可报名参加。
村歌大赛现场互动环节,群众踊跃参与。
“我不是专业歌手,唱得也谈不上好听,但就是喜欢。”参赛选手、谭格庄镇谭格庄村的果农宋文田说,“去年我就报名参加了,当时唱了一首《最美》,没想到大家都很喜欢,喊我‘最美哥’,大家喜欢我也高兴,也更有信心了,今年我又来参赛了。”
“宋文田唱得好,唱得质朴,乡音唱村歌,格外亲。”台下观众纷纷给宋文田鼓掌叫好。“大家为什么喜欢?乡情乡音,身边人唱身边歌,很有亲近感。”现场评委吕晓东说,现在大家的生活水平提高了,更渴望真实可感的公共生活参与感,村歌大赛正好正成为化解社会焦虑、重建人际联结的重要载体。
与宋文田一样,莱阳市照旺庄镇芦儿港村梨农王燕萍也喜欢唱歌。“去年登台唱了一首《苹果香》,今年再次登台唱了一首《前门情思大碗茶》。”王燕萍说,从小她就喜欢唱歌,参加大赛前从未登台展示过,村歌大赛给了她机会。两次登台后,王燕萍在当地也小有名气,她开通了视频账号,还进行了直播带货,自己梨园的梨通过线上销售了不少,“村歌大赛不光给了我登台的机会,也让我更自信,还带动了增收。”王燕萍说,“现在大家热情高涨,村里还搞起了自己的村歌大赛。”
“在莱阳,爱好音乐的老百姓不少。”莱阳市音乐家协会主席盖永政说,“他们可能唱得不好,歌词写得也一般,但有股热情。群众参与的这股热情,正是莱阳村歌大赛能火起来的重要因素,大赛的参赛选手、主持人、拉拉队员均是当地群众。参赛选手职业多样,司机、厨师、电商主播、农民等均可登台献唱。”
村歌在哪,人群就在哪;一人唱,万人和。台上,群众是歌唱的主角;台下,群众是观看和消费的主体。群众唱群众看,群众站“C位”。为吸引群众参与,今年莱阳村歌大赛分为原创村歌、全民大合唱、“村咖”三个赛道,给予爱唱敢唱的人梦想展翅的机会,通过歌曲的方式,让乡村的故事“被听见”。
全城一条心办好村歌赛
村歌大赛在莱阳唱响,除了群众的热情,还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因势利导,因地制宜。
莱阳是千年古邑,著名的“中国梨乡”,历史人文底蕴深厚。“近年来,莱阳市站在文旅兴市的高度,广泛开展‘梨乡’题材歌曲创作,推出了一批脍炙人口的村歌村曲,打造了‘欢乐四季·多彩梨乡’‘陌上花开·梨乡花语’等文旅品牌,使‘莱阳村歌大赛’应势而生。”莱阳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、局长董新云说,2023年举办“莱阳乡村音乐季”,培植音乐土壤;2024年举办村歌大赛,全市动员抓赛制,设立原创村歌赛道、全民大合唱赛道和“村咖”赛道,通过“初赛+月赛+总决赛”,让“莱阳村歌”享誉四方。2025年,莱阳村歌大赛升级为“海选直通车+镇街推选+莱阳市级比赛+烟台市级决赛+全省全国邀请赛”,采取全国、省、市、县、乡五级联动模式,并联动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村歌大赛,在莱阳举办北部赛区烟台选拔赛,进一步扩大“莱阳村歌”品牌影响力。
2025莱阳“陌上花开・梨乡花语”赏花季暨莱阳村歌大赛发布会现场。
“莱阳市以一座城市的力量运筹‘村歌大赛’,上升为‘一把手工程’,实施全市总动员,全域发力、全民参与,‘声动’一座城。”董新云说,充分发挥市文化艺术中心、市音乐家协会的作用,做到“政府搭台、部门协同、协会执行、全民嗨歌”。成立大赛组委会,先后制定《村歌大赛总体方案》《关于做好莱阳村歌大赛镇街推选工作的指导意见》等文件,明确活动主题、实施步骤及保障要求,为赛事组织提供了政策遵循,形成了“市镇村三级联动”工作格局。组委会下设综合协调、宣传推广、安全秩序、服务保障等8个工作小组,文旅、宣传、公安等部门作为小组成员单位,在各项比赛期间,分工做好工作落实,形成了多部门协同的工作机制,各项赛事运转高效、安全有序。另外,针对每场比赛,市级分管领导带领文旅部门现场进行总结,并对阶段性活动进行复盘,确保大赛越办越好。
2025莱阳村歌大赛海选第二场演出现场。
7月8日,莱阳市召开村歌大赛座谈会。会上,各个镇街代表进行了交流发言。“ 通过全域化、全民化的村歌实践,村民逐步发生从‘文化旁观者’到‘文明实践者’的意识转变。”龙旺庄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副书记李书源说,过去村民常说“文化活动是干部的事”,如今村歌让群众站上C位。全民展示的机会,促使村民行为规范升级。梁好泊村72岁的徐金艳大娘自参加村歌《天地龙鳞》太极拳表演排练后,每天提前半小时到场练习,她说:“穿整齐、守时间,不能给队伍丢脸!”这种集体荣誉感带动全村在公共场所乱扔垃圾、随地吐痰等不文明行为减少,村民素质显著提升。
从一人唱到大合唱,从一村唱到村村唱,村歌大赛在莱阳全域唱响。姜疃镇濯村今年组建了百人合唱团,在大赛展演现场齐唱原创歌曲《醉美濯村》震撼全场,赢得阵阵掌声。“合唱团组建不到一个月,全是村民自愿报名参加,热情很高。”说起合唱团,濯村妇女主任、百人合唱团团长盖国珍自豪地介绍,“这些年村里经济发展了,老百姓在家门口就业,收入有保障,现在唱歌,感觉精气神更足了。”
“现在是全城一条心来办好村歌大赛。”盖永政说,“目前,莱阳村歌大赛全网话题累计突破5000万,相信随着赛事的持续推进,一场场充满乡土温情与艺术活力的文化盛宴,将为莱阳这座千年古城注入全新的发展活力。”
如何唱响“村歌+”
连续两年举办村歌大赛,莱阳村歌大赛形成了品牌,也有了不俗的流量。
当前,如何以“村歌大赛”为引擎推进文旅农商融合发展,将村歌大赛的“流量”转化为社会效益的“质量”和经济效益的“增量”,实现“村歌+”模式的迭代升级正成为莱阳全市上下正在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议题。
“村歌大赛让我更加自信之后,也发现更多差距。”选手王燕萍说,“唱歌是我从小的爱好,凭借着兴趣,我自己跟着网上学,自己练习,但总觉得缺点什么?自己想提高,想请名师指导,但苦于拜师无门。”
面对王燕萍的苦恼,莱阳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、副局长李庆盛也有自己的思考,“村歌大赛不单单是一场比赛,还有文化育人的功能,我们要把单一的村歌大赛发展延伸到村歌生态,比如对优秀选手进行培训提升,将获得提升的选手往更高层次的舞台推荐,优秀的选手可以成为签约歌手,组建村歌演出团队,对内储备人才,对外可以接单演出,接受市场锻炼的同时也可以进一步提升莱阳村歌大赛的品牌质量。”
村歌大赛带火乡村游。
一首村歌就是一个振兴故事,除了可以记录乡村风光、传承乡土文化、凝聚人心士气、塑造良好乡风,还是激活乡村内生动力的重要抓手,甚至成为一些地方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“金钥匙”。
以团旺镇光山村为例,该村高度重视文化建设,打造出“村歌”“村晚”等一批“村字号”文旅IP,为乡村文旅产业创新发展注入了新动力。“近年来,我们聘请专业公司,对全村进行整体规划,致力于打造一个集休闲、采摘、研学、攀登、观光、健身于一体的乡村旅游度假区,创树‘水光山色、游在光山’旅游品牌,促进乡村产业振兴。”光山村党支部书记初鹏飞介绍,目前,该村已建成16个冬暖式大棚和一个5600平方米的玻璃温室大棚,以种植蓝莓、葡萄、草莓、西红柿为主,年收入近百万元。
五龙广场上火热的村歌大赛现场。
村歌大赛不仅仅是一场音乐的比拼,更是“村歌+文旅”模式的生动实践。随着村歌大赛一场接一场举办,各地游客闻“声”而来,带动了乡村休闲旅游、民宿经济等相关产业的发展。大赛现场还聚集了众多商家,展示当地的特色农产品与手工艺品。莱阳通过深入挖掘村歌大赛的经济价值,村歌大赛的“流量”有效转化为了经济效益的“增量”,2024年累计接待游客量同比增长15.6%,增量超108万人次,2025年上半年,全市旅游接待人次较往年增长172.4万,同比增长56.3%。依托村歌大赛主会场,设置莱阳好物推荐、休闲娱乐等区域,打造了多业态消费场景,拉动预制菜、文创产品、特色美食等夜间销售额同比增长40%,“夜间经济”突破瓶颈。各镇街依托大赛举办直播电商赛,有力带动了乡村产业振兴,促进了农民增收。
以村歌为媒,莱阳将村歌大赛与梨文化季相结合,与乡村美食大赛相结合,联动景区、星级酒店等资源,开发文创产品,丰富旅游商品种类和内涵,提升服务质量,构建起农文旅商融合发展新格局,为乡村振兴增动力、强合力、添活力。
在延伸“村歌”内涵的同时,莱阳也在推动“村歌”由单纯文艺表演转变为涵盖群众文艺展示、文旅宣传推介、农业产品展销等内容的综合性文化活动,着力打造胶东半岛重要文旅节点城市,叫响中国预制菜第一市——“莱阳味道”品牌,擦亮中国梨乡、中国恐龙之乡、中国花生油之乡“三张名片”山东炒股配资开户,进一步提升莱阳城市形象和旅游影响力,构建乡村振兴新引擎。
永华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